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大幅提升,自駕游的盛行,車載導航儀也成了許多車主常備的引路助手。然而,明明明便利快捷的車載導航儀,車主張先生卻因導航儀的帶路而屢次迷路,這是什么原因?業(yè)內人士表示:這都是導航儀使用盜版電子地圖惹的禍。為了減低成本,不少低價GPS牗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牘產品的地圖數據,大部分使用盜版電子地圖或者是未經認證的地圖出版商的非法電子地圖,引起使用者“沒了方向”。
“向前走100米再向左拐可到達目的地……8月14日,車主張先生在GPS的帶領下“走失”了:目的地從一家公司變成了垃圾堆,再往前走竟然是個死胡同兒。張先生找到特約維修店去維修時,卻遭到拒絕。店員的回答讓他明白:使用盜版地圖,是導航儀不準確的主要原因。
采訪中,車主李先生也遇到了同樣的尷尬。“有時汽車明明明在路上駛,但導航系統(tǒng)上卻顯示在路邊的樓頂上。有時直線可以到達的路程,導航儀卻指了一條最遠的路。”李先生無奈地說。
既然盜版地圖存在更新不到位,數據不準確等問題,為什么還有那么多車友心甘情愿用呢?采訪中市民的說法如出一轍,“主要是因為價格,正版導航地圖價格動輒上千元,而盜版地圖也就幾百元吧。”看起來,使用盜版地圖似乎是消費者主動選擇的,出現了問題,消費者也只得“啞巴吃黃連”。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車友在消費導航儀的時候常常常在認識上的誤區(qū),而這一誤區(qū),恰恰恰和分銷售商的銷售引導相關。
“消費者買到一個車載導航儀,并不意味著他已經把導航儀和地圖數據都買下了。事實上,很多時候,消費者買到的只是一個殼而已,原因就在于導航儀是需要不停更新的地圖數據。”一位主營車載導航儀的王姓店主表示,支撐導航儀運行的是數據,很多時候,車載導航儀的經銷商在給消費者推薦產品時,常常常會給費者這樣的暗示:即你只要買到導航儀就一勞永逸了,這顯然是對導航儀產品消費的誤導。
此外,據該店主介紹,成熟的車載導航裝備除了性能好以外,電子地圖的數據量與具體水平非廉價產品可比。為了降低成本,不少低價GPS產品的地圖數據使用了盜版地圖或者是未經認證的地圖出版商的非法電子地圖。好的GPS帶有地圖數據更新服務,按照各地門路環(huán)境,每一年至少將電子地圖更新一次,最大限度地包管車主獲得的信息準確。而盜版者通常將過期的電子地圖與GPS導航產品匹配,引起地圖不周全、精準度不夠,許多處所錯繪、漏繪,車主很容易走錯路,也沒有辦法享受正式版電子地圖每年升級的售后服務,以致“背道而馳”的幾率很大。
俗話說貨比三家??磥恚M者在購買車載導航儀時,一定要細心挑選,避免“誤入歧圖”。(亢亞莉 鄭瑾)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