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北京值普適計算領域的奠基性論文《21世紀的計算》發(fā)表二十周年之際,普適計算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第13屆ACM普適計算國際會議UbiComp 2011今天首次登陸中國。作為下一代信息技術的代表,普適計算以移動設備、智能手機和傳感器技術為發(fā)展的基礎,令數(shù)字化系統(tǒng)能夠感知物理世界的變化,并做出主動調整以更好地服務人類。微軟亞洲研究院多年來致力于普適計算的研究,并積極推動UbiComp十幾年來首次來到中國,顯示了中國在下一代信息技術大潮中的戰(zhàn)略地位和作用。
第13屆ACM普適計算國際會議UbiComp 2011首次在中國召開
作為一門高度交叉的應用學科,普適計算旨在利用并整合普適、無線網(wǎng)絡、嵌入式系統(tǒng)、移動通信等眾多領域的技術無縫融合物理世界與數(shù)字世界,實現(xiàn)無處不在的計算。在普適計算愿景下,計算機不再局限于桌面,而是以各種形式被嵌入到人們的工作、生活空間中,變?yōu)槭殖只蚩纱┐鞯脑O備,甚至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種物品融合在一起。普適計算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曾有專家預言普適計算設備(智能手機、PDA等)的銷量將超過代表桌面計算模式的PC,而當前流行的云計算或物聯(lián)網(wǎng)僅是普適計算征程的起步。
作為普適計算領域公認的頂級會議,UbiComp為全球的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探討普適計算系統(tǒng)設計、開發(fā)、部署、評測和理解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的平臺。微軟亞洲研究院訪問學者 、華盛頓大學教授James Landay(劉哲明)擔任本屆UbiComp 2011的聯(lián)合主席,他表示:“此前中國乃至亞洲在UbiComp的參與率還相當有限,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學術界對UbiComp 2011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希望本次大會能夠提高中國在普適計算領域的國際參與度。我相信隨著中外學術界對普適計算的深入研究與探討,它一定能夠為人們提供更透明、更智能、更綠色、更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
作為歷屆普適計算國際會議的積極參與者,微軟亞洲研究院一直積極促進普適計算領域的中外學術交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表示,“與中國學術界共成長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長期承諾,為此我們致力于推動頂級國際學術會議走進中國,讓中國學者有機會與世界級計算大師面對面。普適計算的研究將進一步改變和改進人們工作、生活和娛樂的方式,微軟也在為實現(xiàn)這個未來愿景而不斷努力。我們期待與業(yè)界一起推動中國普適計算研究達到新的高度,讓計算真正無處不在。”
UbiComp 2011在清華大學召開,是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百場學術活動之一。歷時5天的大會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400多名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參加,共收到302篇論文投稿,并最終收錄了50篇正式論文,內容涵蓋了情境感知、位置服務與位置共享、智能手機、傳感器技術、智能家居、交互技術、移動應用等多個方向。微軟全球研究院今年共有10篇論文入選,占總收錄數(shù)的20%。
其中,有4篇論文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基于出租車數(shù)據(jù)的城市計算》通過分析市區(qū)運營出租車的GPS行駛軌跡,探測城市規(guī)劃的缺陷,并驗證當前實施的城市規(guī)劃;《在哪里能找到我的下一個乘客?》通過分析乘客的移動模式和出租車司機攬客行為模式,向出租車司機推薦更有可能迅速招攬到乘客的地點,并向乘客推薦更容易找到空駛出租車的地點;《基于社區(qū)相似度網(wǎng)絡的大規(guī)模行為識別》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方法用于解決基于手機傳感器的行為識別中普遍存在的用戶多樣性問題;《移動設備上的情境化和個性化推薦》提出一種能夠感知情境、個性化的實體推薦方法,可以在不依靠用戶在手機上明確輸入的前提下理解用戶的隱含意圖。
ACM普適計算國際會議(UbiComp)始于1999年,在過去的十幾年中,UbiComp會議規(guī)模發(fā)展迅速,從最初的小規(guī)模研討會成長為一個由ACM SIGCHI和SIGMOBILE共同贊助的大型國際會議。自2005年以來,UbiComp開始在不同大洲間輪流舉行,此前曾在亞洲舉辦過兩次,分別是在日本東京舉辦的UbiComp 2005和在韓國首爾舉辦的UbiComp 2008。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