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的相關報告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廣州市的沙井蓋今年開始要裝GPS系統(tǒng)。昨天,關于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的相關報告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市城管委表示,將建立井蓋設施信息管理系統(tǒng),力爭2012年通過GPS等手段,將井蓋設施納入城市部件管理。
新擴建道路:3~5年內不得開挖
市城管委表示,將嚴格執(zhí)行《廣州市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許可管理試行辦法》,實施年度計劃、聯(lián)合會審等制度,嚴把城市道路及相關公共場地的占道施工、挖掘等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關。城市道路新建、擴建、改造和大修3~5年內不得開挖。
沙井蓋:今年全裝GPS定位系統(tǒng)
沙井蓋經常被盜,還引發(fā)很多事故,對此,市城管委表示將逐步完善。據(jù)介紹,對不符合技術規(guī)范的井蓋設施,城管委將督促權屬單位從2012年起3年內將完成中心城區(qū)、5年內完成其余所有井蓋設施的更換或改造工作。同時,建立井蓋設施信息管理系統(tǒng),力爭2012年通過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和RS(遙感技術)等手段,將井蓋設施納入城市部件管理,通過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臺對其進行分類管理,避免出現(xiàn)因井蓋設施缺損而引發(fā)的傷人損物事件。
據(jù)市城管委介紹,目前全廣州市中心六區(qū)沙井蓋約有140多萬個。
流動商販:“十二五”期間控制在30萬人
對于流動商販的管理問題,城管委介紹,成立廣州市流動商販管理服務中心,區(qū)、街同步設立管理機構,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互相配合,共同做好疏導管理工作。
同時,完善《廣州市流動商販臨時疏導區(qū)設置工作指引》,建立流動商販臨時疏導區(qū)評選考核、建設補貼機制及ABC三級考核體系。實行流動商販減量化治理,街(鎮(zhèn))規(guī)劃設置的臨時擺賣攤位總數(shù)不能超過實際居住人口的1%。建立與實際居住地掛鉤的入場經營資格登記制,爭取90%以上入室入場入點經營的流動商販實際居住地在所經營的街(鎮(zhèn))。 “十二五”期間,建設120處市級臨時疏導示范區(qū),覆蓋75%以上的建制街(鎮(zhèn)),引導10萬流動商販入室入場入點經營,力爭將流動商販控制在30萬人以內。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