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近用自己開發(fā)的地圖換掉Google Maps引起了用戶的強烈不滿。蘋果地圖的質量相比Google Maps簡直是一次降級,極大的傷害了用戶體驗。我們知道蘋果一向注重用戶體驗,那為什么這次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這樣的決定呢?本文也許能給你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
蘋果曾建立起領先的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但現在Android也慢慢追上來了,這會降低iOS用戶向Android過渡的門檻。蘋果需要重新建立領先優(yōu)勢,才能讓蘋果用戶在手機升級換代時候繼續(xù)買蘋果的手機?,F在地圖就是關鍵的一個因素。
鑒于現在移動互聯網的游戲規(guī)則已經從硬件向服務轉移,蘋果需要更多的專有的服務來拉開差距,不是去用一些已有的東西與競爭對手混戰(zhàn)。移動互聯網比較重要的服務無外乎地圖,支付,社交和搜索這幾大類。但這領域都是別人領先,蘋果哪樣都只是一般。蘋果需要在某一項上發(fā)力以求突破,這次選中的是地圖。
地圖和導航在智能手機上使用頻率挺高的,定位是為數不多的能洞悉這個人身邊世界的方式之一,這也正是很多服務都會結合地理位置的重要原因。地圖的重要性加上與多個應用相關,我想這應該是蘋果選擇發(fā)力地圖的主要原因吧。
蘋果的地圖之爭將極其慘烈
蘋果的挑戰(zhàn)在于地圖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東西,而他們的競爭對手遠遠領先并行動迅速。蘋果的競爭對手不是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而是巨頭。Google地圖非常流行,并且Google還在馬不停蹄的完善它,Google地球,Google 街景,以及Picasa里面的圖片讓Google地圖粘度大增。他們最近還推出了Field Trip等應用。Google正通過他們對地圖的投資來把真實的世界搬到網上去。
Nokia在2008年的時候收購了NAVTEQ,那是一家提供端到端的地圖服務的團隊。他們除了在自己的手機上內置了這個地圖之外,還把這個地圖技術應用到了其他服務中,這其中包括:90%的汽車導航,微軟的Bing地圖,以及Amazon Kindlle Fire上的地圖等。Nokia可以讓你通過City Lens來透視四周,另外他們在機場商場等區(qū)域的室內導航也在不斷完善。
Foursquare成長的很快,他們也有可能向Google在某些領域發(fā)起挑戰(zhàn),他們加入與Google的戰(zhàn)爭并不讓人意外。他們現在正把數以十億計的數據收集起來,希望將這些數據加以利用。他們不滿足于自己只是成為簽到應用,而是希望成為智能推薦的有力競爭者。
蘋果知道競爭很激烈,也知道地圖領域的競爭非常復雜且變化多端。他們已經決心搭建自己的地圖平臺,盡管這還不是一個掙錢的生意。他們希望自己對競爭對手的依賴更小一些,希望通過自己的設備為自己積累更多的數據,以便將來為更多的自己的服務提供更多有用的東西。
蘋果將會怎樣利用自己的地圖平臺
蘋果會在新設備里預裝蘋果地圖這一點也不奇怪,那些3D的立交橋也會是第一個嘗試。不過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利用自己的設備收集有用的數據,來豐富地圖平臺。Google曾因iOS產生的數據而獲益匪淺,現在蘋果要把這些數據裝進自己的口袋里了。這些由蘋果地圖及調用蘋果地圖API的應用產生的數據將會讓蘋果地圖越來越精確,也越來越智能。
一些預測:
隨著蘋果收集更多的地理位置,導航,交通等數據,Siri會變得更智能;
Passbook,這個蘋果進軍商務領域的排頭兵,也會變得尤其智能。蘋果將擁有掌控這一切的可能,包括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推薦,支付等,這將在與Groupon,Square,Amazon的競爭中添加籌碼。
iOS設備拍的照片會加入位置信息,利用的是蘋果的地圖。這些圖片和視頻將可以通過地理位置來分類和重新被發(fā)現。用戶拍的這些照片也將會完善對某個地點的呈現信息。
iOS上的日歷可以記錄你添加活動的地點,它可以智能的利用這個功能來幫你做一些分析和提醒等。
當他們的地圖變得更好之后,他們可以讓整個平臺的服務都變得更聰明一些,而他們收集到的這些數據也有望幫他們找到另一條通往其他關鍵領域領先地位的捷徑,比如電商,搜索和社交。
蘋果之困
從外人看來,把iOS設備中的Google Maps換成Apple地圖簡直是一種降級。但事實上,這是蘋果的長遠的戰(zhàn)略考慮。為了保證蘋果平臺上的服務的未來,蘋果不得不冒險把iOS上地圖換成自己的地圖,不過這也直接導致蘋果的CEO不得不公開致歉的事實。
為保證iPhone和iPad的銷量,蘋果必須保證用戶對于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粘度,鑒于蘋果系統(tǒng)的應用水平已經很難與其他平臺拉開差距,他們現在寄希望于在地圖上找到突破口。(Olof Schybergson)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