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谷歌正式宣布,其第一批谷歌眼鏡(開發(fā)者版)已經生產完成,并將陸續(xù)開始出貨。雖然價格高達1500美元,但谷歌眼鏡具備錄制視頻、拍攝照片、可視通話、衛(wèi)星導航和網絡搜索等功能,仍讓市場興奮不已。
除了谷歌之外,蘋果、三星也一直在研發(fā)可穿戴設備,近日微軟和百度也加入了進來。據稱,蘋果內部有100名工程師致力于研發(fā)蘋果iWatch。這款智能手表可以觀看視頻、打電話、收發(fā)郵件、查看地圖等,甚至還可以支持全息投影。它已不僅僅是iPhone的配件,更多的是一款可以替代iPhone的獨立設備。三星已經披露正在研發(fā)智能手表,可能命名為Galaxy Altius。微軟近日要求供應商提供配置觸控屏的手表設備,以試水可穿戴設備市場。百度則正在開發(fā)一款與谷歌眼鏡類似的產品,提高百度在圖片搜索和面部識別的能力,內部將之稱為“百度眼”。
近幾年來,IT業(yè)界一直在熱議可穿戴式電子設備,幾大巨頭近期的新品開發(fā)步伐明顯加快。一是看中了物聯(lián)網的巨大市場潛力。思科在其《萬物互聯(lián)白皮書》中顯示,未來10年全球將有500億事物互聯(lián)互通,整個物聯(lián)網經濟的潛在市場有望超過10萬億美元。在此背景下,可穿戴智能產品將迎來一個蓬勃發(fā)展的時期,未來用戶會在身上穿戴一個甚至幾個智能設備來搜集所需的信息。二是柔性顯示屏技術的支撐。隨著柔性顯示屏技術的逐步成熟,未來智能設備的形式會從今天相對笨重、脆弱和固定的玻璃顯示屏中解放出來,并進化成外觀各異、屏幕可以鋪開、附著到不平整的表面上、甚至被拉伸。如此一來,會有更多樣更新潮的可穿戴設備被設計出來。
可穿戴設備將會是信息和通訊技術(ICT)的下一個熱點,給半導體產業(yè)、應用程序開發(fā)商、終端設備制造商、電信運營商等帶來全新的市場機遇。對于用戶而言,在未來的5年至10年,可穿戴設備可能會徹底改變用戶生活。用戶將不需要時不時打開平板電腦或者手機來看看,因為可穿戴設備已經成為用戶身上的一部分,以一種最自然的形式存在。讓用戶感覺不到創(chuàng)新技術的存在,這才是可穿戴設備的未來。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