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News訊 據(jù)悉,由Li-Shiuan Peh帶領的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研究人員團隊,開發(fā)出一套廉價的新型紅外深度感知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用到了普通手機中的攝像頭組件,以及拆自僅10美元的測距儀上的商用激光發(fā)射器。
此前,微軟推出Kinect之類的實惠型測距設備,但它對光線的要求太高,陽光、火焰、熱源,都會影響到它的使用,而能夠發(fā)射高能紅外脈沖的商業(yè)戶外測距儀非常昂貴。
MIT的解決方案是測量定時發(fā)射的低能脈沖(捕捉4幀視頻、2×測量反射光、2×只記錄周圍的紅外線),然后用后者減去前者來算出距離。在當前原型中,MIT研究人員用到了30fps的智能機攝像頭(延遲約1/8秒--但也限制了這套系統(tǒng)的精度--240fps的攝像頭可實現(xiàn)1/60的延時),雖稱之為“主動式三測角”(active triangulation),但仍通過相機的2D傳感器來測量。CSAIL研究人員表示,在3-4米的范圍內(10-12英尺),設備的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在5米(16英尺)的時候,則減到了6厘米(2.3英寸)。
不過,團隊已經(jīng)在一輛由新加坡-麻省理工研究與技術聯(lián)盟開發(fā)的高爾夫球車上安裝試驗過,在15km/h(9pmh)的速度下都能夠實現(xiàn)合適的深度測量。在技術成熟之后,就可以通過“插件式”的方法,輕松打造出一輛自動駕駛的高爾夫球車、電動輪椅、無人送貨飛行器、甚至機器人。(整理|3sNews 張瑜奕)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