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網訊 據前瞻網消息,目前,全國所有的地級以上市和400多個縣級市都已經開展了數字城市的建設,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建設,差別主要在于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
智慧城市的建設帶來數據量的爆發(fā)式增長,而大數據就像血液一樣遍布智慧交通、智慧醫(yī)療、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城市管理正在從“經驗治理”轉向“科學治理”。
據前瞻數據庫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城市大數據市場規(guī)模達132.8億元,同比增長45.9%,到2017年有望增至189.4億元。
以下為2015年—2020年城市大數據市場規(guī)模及預測:
大數據為智慧城市的各個領域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在城市規(guī)劃方面,通過對城市地理、氣象等自然信息和經濟、社會、文化、人口等人文社會信息的挖掘,可以為城市規(guī)劃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強化城市管理服務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大數據產業(yè)發(fā)展前景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認為,從長期看,城市基礎數據應該成為城市大數據的主流,而除了實體智能設備采集的數據外,虛擬數據也將成為城市大數據的重要一環(huán),人工智能也將成為城市大數據的放大器。未來城市大數據將隨著數字城市、人類城市、物理城市三個方面深度融合,擁有越來越深厚的內涵。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