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亚洲人成网站色www,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Uber中國敗局:巨象踩不死螞蟻,卻被蟻群咬斷腿

本文將復盤Uber遇到的安全困境,以期給創(chuàng)業(yè)者帶來啟示。

  在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國際巨頭進入中國的結局通常都不美妙,從eBay到Groupon,從谷歌到雅虎,能在中國堅持下來的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寥寥無幾。

  一個籠統(tǒng)的“本地化”根本無法覆蓋巨頭們在中國遇到的現(xiàn)實困境,在很多業(yè)務場景中,包括uber在內(nèi)的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比如全球技術領先的中國黑色產(chǎn)業(yè)及羊毛黨。

  對業(yè)務安全的忽視導致Uber在中國市場浪費了數(shù)億美元,并導致隨后的融資失利,不得不把中國業(yè)務賣給競爭對手滴滴。

  本文將復盤Uber遇到的安全困境,以期給創(chuàng)業(yè)者帶來啟示。

  Uber中國最后的欺詐者:手握5000個賬號 3個月騙得11.86萬

  黑奇士在中國法院裁判文書網(wǎng)搜索發(fā)現(xiàn),占某、陳某詐騙案是中國唯一一例、因為詐騙Uber而被法院判決的案件。

  判決書稱:自2015年8月至10月,被告人占某在Uber杭州分公司注冊了兩個賬戶,利用虛假刷單的方式騙取資金93400元;9月底至10月,指使他人利用Uber的“新用戶推薦獎勵”政策,先后注冊了5000個司機賬戶,共騙取獎勵金25200元。

  兩者合計,占某、陳某在短短3個月之間里,騙得資金11.86萬元。法庭判決占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零8個月,并處罰金;陳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

  法院判決此案6天之后,Uber中國和滴滴宣布兩者合并。

  自此,法庭再也沒有關于Uber欺詐者被判刑的記錄。

  深喉:Uber缺乏反欺詐體系 被高額補貼拖垮

  黑奇士采訪了業(yè)內(nèi)研究反欺詐的專家M先生,他表示,Uber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應該歸結于反欺詐體系與業(yè)務成長速度的不匹配。

  Uber中國2014年8月上線,當年年底就開始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開始大規(guī)模的補貼,并于2015年上半年達到頂峰。

  M先生稱:“他們最高峰的時候瘋狂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對用戶端降價,甚至出現(xiàn)5元、1元坐車這樣的超低價;另一方面對司機端高額補貼,在三里屯、中關村這樣的人員密集區(qū)高峰期到車價5倍的補貼,每單甚至要補貼100元以上.”

  “如果是正常開車,每個星期完成80單有7000元的獎勵。那么我用‘站街’軟件去打車,用虛擬定位去完成整個行程,你怎么防?技術上會有非常大的挑戰(zhàn)。”M表示。

  事實上,當時在刷單群里經(jīng)常有人曬單,每個月弄到5-10萬元的獎勵不是難事。而這一切,除了從淘寶買幾百個司機賬戶、購買一些刷單軟件之外,完全可以足不出戶完成。

  根據(jù)Uber對外的說法,直到2015年年中,Uber中國僅有300-400名正式員工,大部分城市均按照1個城市總經(jīng)理+2個市場運營人員的標準配置團隊。這樣的人員配置,根本沒辦法在反欺詐措施上給予足夠的重視。

  與其對應的是,同期的滴滴有3500人左右的團隊,盡管也面臨刷單威脅,但比Uber已經(jīng)好得多。

  以前文說到的占某詐騙Uber為例,杭州西湖區(qū)古蕩派出所在對接轄區(qū)Uber(優(yōu)步)公司時發(fā)現(xiàn),公司后臺數(shù)據(jù)和刷單產(chǎn)生的費用清單相差14萬元(最后法庭認定11.86萬元)。而且犯罪嫌疑人虛擬的行程很多穿越農(nóng)田和河流,肉眼都能發(fā)現(xiàn)其不合情理。

  就是這樣拙劣的刷單技術,在Uber已經(jīng)加強了反欺詐措施、降低了司機補貼的背景下,3個月內(nèi)騙取了11.86萬元。
[page]

  Uber中國被羊毛黨薅走數(shù)億美元

  那么,Uber中國被黑產(chǎn)羊毛黨擼走了多少錢?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計算。

  根據(jù)阿里聚安全發(fā)布的《2015數(shù)據(jù)風控報告》,Uber在2015年的訂單中有40%的虛假比例。

  Uber在回應彭博社的采訪時表示,Uber在中國市場的虛假訂單比例不到10%,“遠低于”競爭對手,而且與其他市場在服務起步階段的虛假訂單比例相當。Uber通過一封電子郵件表示,Uber期望在“短期內(nèi)將虛假訂單比例降至低于0.5%的可接受水準”

  那么Uber在中國市場上投入了多少錢?

  根據(jù)媒體報道,截至2016年7月底,Uber大約在中國市場上投入了2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市場補貼。

2015年9月,Uber創(chuàng)始人、前CEO卡拉尼克在百度世界大會  

  那么,根據(jù)40%的虛假訂單量,Uber在中國市場浪費了8億美元;即使按照Uber自己承認的10%的比例,浪費的資金也在2億美元。因此,統(tǒng)計下來,Uber在中國市場被黑產(chǎn)羊毛黨擼走數(shù)億美元是個相對比較公平的數(shù)字。

  Uber深陷安全泥潭:廣告欺詐、黑卡欺詐屢打不絕

  事實上,Uber并非僅僅在中國遇到欺詐問題。即使在退出中國之后,Uber全球業(yè)務仍然受到欺詐問題的困擾。

  2017年9月18日,Uber在舊金山地方法院提起訴訟,稱廣告公司Fetch Media提供的服務存在流量欺詐行為,并索賠4000萬美元。起訴書稱,Uber在Fetch提供的廣告網(wǎng)絡上“浪費了數(shù)千萬美元購買不存在的、不可瀏覽的、欺詐性的廣告”。

Uber新CEO 達拉·科斯羅沙西  

  Fetch是日本電通廣告集團的子公司,日本電通是全球第四大網(wǎng)絡廣告公司。

  如果日本電通一家公司就能讓Uber損失數(shù)千萬美元,那么Uber全球每年浪費了多少推廣費用在虛假流量之上?目前還不得而知。

  除了廣告欺詐之外,“四折Uber代叫”騙局在海外大行其道,尤其在海外華人圈子更為盛行。

  有人在朋友圈、貼吧等地方發(fā)布廣告,聲稱Uber代叫四折起,還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付款。實際上,這些代叫有的是利用盜竊來的信用卡來付款,有的是信用卡套現(xiàn),還有的是用來騙取用戶的Uber賬號和密碼的。
[page]

  安全的本土化決定成敗

  有人評價說,國內(nèi)的各大SRC(Security Response Cente 安全應急響應中心)都是在炮火中成長起來的。例如3Q大戰(zhàn),讓360和騰訊的安全對抗成長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補貼大戰(zhàn),讓美團、滴滴這樣的二線巨頭開始擁有了BAT3級的SRC。

  與此對應的是,像Uber、紅車黃車這樣的后來者,則在安全上吃足了苦頭。

  反欺詐專家M先生向黑奇士表示,2017年4月,某共享單車舉辦騎行得紅包活動。有黑產(chǎn)羊毛黨利用虛擬手機定位、電腦上虛擬手機等方式,頻繁大量的刷紅包車,平均收入高達千元以上。不久,該共享單車被迫把每輛車都有紅包,改成了概率極低的隨機紅包發(fā)放模式。

  除了手機設備真實性識別、手機黑卡識別等通用反欺詐技術之外,在Uber、滴滴這樣億元等級的補貼大戰(zhàn)中,僅僅是不起眼的一條規(guī)則,就可能帶來數(shù)千萬元的損失。

  M先生介紹說,以Uber為例,Uber在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遵循了國外的習慣,優(yōu)先支付方式是信用卡,而滴滴的支付方式則是本土化的微信支付。

  在美國、日本這樣的發(fā)達國家,信用卡被盜的情況極其嚴重,一旦主人向信用卡公司投訴被盜,則已支付的費用會被扣回,損失由Uber公司承擔。

  而在中國,支付寶、微信支付本身就關聯(lián)了身份信息及信用信息(芝麻信用、微信信用),在支付方式上的欺詐漏洞遠低于Uber。

  從媒體報道數(shù)量也可以看出,在Uber進入中國初期,信用卡盜刷案例極其猖獗。

  這些本土化因素的累加,帶來的就是Uber反欺詐水平和滴滴、快的這樣的本土對手拉開差距。

  價值100億美元的Uber失敗教訓:安全決定生死

  在數(shù)年之前,大家談到創(chuàng)業(yè)的成敗,一般會說:速度、創(chuàng)新決定成敗。

  雷軍更是以“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七字箴言來判定創(chuàng)業(yè)的成敗。

  但你看,Uber在這七個字上做到了足夠的成功:

  從2009年創(chuàng)業(yè)至今,Uber一直致力于出行這個領域,專注;

  Uber的營銷方式、司機服務廣受贊賞,極致和口碑;

  2014年8月上線,到2015年9月百度大會,Uber創(chuàng)始人卡拉尼克表示,已經(jīng)把市場份額從1%提升到了35%,快;

  那么,Uber在哪里做錯了呢?

  黑奇士覺得,他對安全的忽視、對欺詐的容忍,直接危害到了Uber業(yè)務的健康度,危害到了企業(yè)賴以生存的現(xiàn)金流。

  從今天開始,無論你是金融還是教育,無論巨頭還是中小企業(yè),都應該記住:

  速度影響成功,安全決定創(chuàng)業(yè)生死。(文:黑奇士)

喜歡您正在閱讀的內(nèi)容嗎?歡迎免費訂閱泰伯每周精選電郵。 立即訂閱

參與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哦!點擊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復{{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復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選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