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在掃光暑氣的同時,也打亂了老先生的實驗計劃。
從老先生那里泰伯網(wǎng)了解到,院士工作站由日照市土地儲備開發(fā)集團與院士的技術團隊合作設立,未來將在日照開展移動激光建模測量、全息三維等現(xiàn)代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和先進測繪裝備應用,為推進測繪產業(yè)發(fā)展和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技術、人才和信息數(shù)據(jù)支撐。
之前一天,在泰伯網(wǎng)趕往日照的同時,老先生已經在陸地的淡水湖中提前實驗了水下測繪裝備“八輪車”。
不過,也正因天公不作美,我們才有了與老先生坐下來聊天的難得機會。
劉先林:
這個研究方向比較新,有很多應用前景,比如說智能交通、自動駕駛、實體導航、實體自動駕駛、城市精細化管理等等。比如哪里馬路有裂縫、井蓋下沉、樹葉與交通標志互相遮擋,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泰伯網(wǎng):您目前在做的潮間帶測繪屬于水下測繪了,但您之前一直從事的是航空測量及相關精密儀器研發(fā),現(xiàn)在轉到水下測繪,它們有什么相通之處,又存在哪些差別?
對,之前對水下測繪這塊非常不熟悉,潮間帶測繪項目是兩年前啟動的,可以說那時候有點不知深淺?,F(xiàn)在這套東西基本委托山東國土測繪院的海洋分院和山東科技大學的海洋測繪重點實驗室來做,我們從技術和資源方面支持他們,技術支持主要是靠紅外激光。
泰伯網(wǎng):目前水下測繪項目進展的怎么樣?
我們自我感覺還不錯。不過在我們之前,株洲曾經有過這方面的科研成果,但是具體我們對它不了解。我們明年初會鑒定一下報個獎。
水下測繪這一塊意義非常大,一個是檢測海岸線的生態(tài)紅線(有大量的養(yǎng)殖場)等問題,再就是零米線測繪、潮間帶測量。我國有大量的比例尺需求,1:10000用于國情檢測,1:2000用于圍海造地——這個是要經過批準的,不然會破壞生態(tài)紅線、危害海洋生物,批準之后要了解需要運多少沙。另外用作港口建設要求時更高,需要1:500的比例尺。
劉先林:
泰伯網(wǎng):您是如何一直保持對測繪行業(yè)的熱情的?
主要還是因為習慣,停不下來。新的成果、新的方式在不停的吸引著我。比如這次為了潮間帶測繪項目實驗的 “八輪車”,海的風浪很大,車的馬力不夠,沒法到海里做任務。我半夜里想到,先去淡水湖里做實驗,結果很成功。山東領導很高興,一下子給了很多任務。因為山東的水庫比較多,僅日照就有兩個大型水庫,需要把盆地、庫容、淤泥有多深等都測出來。
泰伯網(wǎng):工作之外您都做些什么,考慮過退休后的計劃嗎?
現(xiàn)在除了工作,最喜歡就是接孫子、帶孩子、管老太太。平時我也不刻意鍛煉身體,但是因為家里沒有電梯,我每天都會爬六樓。人的衰老主要是腦袋,身體多好沒用,關鍵是腦子,要不停地動腦子,使自己保持興奮狀態(tài)。
然后就是陪家人多出去走走看看,現(xiàn)在網(wǎng)絡都很發(fā)達,我可以在外面邊玩邊指揮。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