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艙外航天服設計成果歸屬的爭議,隨湖南大學和湘潭大學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而暫告一段落。
設計項目的合作協(xié)議、投入、研發(fā)、驗收都出自湘潭大學,而名聲在湖南大學。在眾人看來,對于湘潭大學多年的付出,湖南大學終究欠一句道歉。
誰設計的航天服
事情的源頭要從7月4日焦點訪談的一期視頻說起。
這一期視頻詳細介紹了“由湖南大學組織設計的‘飛天航天服’”。湖南大學,確切的說,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助理教授羅建平在視頻中獲得了足夠的露出,一同出境的還有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何人可教授。二人在片中談航天服的工業(yè)、美術設計。
緊接著,湖南大學、青年湖南先后發(fā)了官微推文,不論標題還是內文,將這項成果歸于湖南大學。
隨后有湘潭大學的師生群體在微博、豆瓣等各社交平臺控訴,指出視頻中提到的航天服是湘潭大學所設計,且湘潭大學參與設計的成果不應該被埋沒。
對航天服設計版權的質疑,湘潭大學相關當事人提供了具體的時間線:在湖南大學工作尚不到一年的羅建平(視頻中的主角),其參與航天服設計的工作是在母校湘潭大學完成的。
2007年7月,羅建平本科畢業(yè)于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yè)設計系。2009年,羅建平前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攻讀設計學碩士,2011年7月碩士畢業(yè),同時被母校(湘潭大學)錄用為工業(yè)設計系講師。
三年后(2014年),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湘潭大學簽署了科技協(xié)作的合同協(xié)議。當年2月22日,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網(wǎng)站新聞里顯示,“近日,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式確認湘潭大學工業(yè)設計團隊中標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艙外服工業(yè)設計’項目。”
其中,項目負責人為(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馬秋成,技術負責人為羅建平(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助理教授,時任湘潭大學講師)。
該科技協(xié)作項目進行到2016年1月,經(jīng)過了正式驗收、調試、改進和驗證階段,就宣告結束了。有新聞報道稱,“2016年1月19日下午,中國航天員中心在北京航天城組織召開了‘空間站艙外服工業(yè)設計’項目驗收會。”
直到2021年,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位宇航員升入太空,航天服項目共歷時8年。湘潭大學在其中的貢獻有著切實的證據(jù)材料佐證。
{{item.content}}